查看原文
其他

纪录片《生命·成长》:这代父母,其实是不合格的

玉关虎竹 顶思 2021-11-12

“教育的本质到底是什么?教育的最终目的又是什么?我们如何培养适应未来世界的孩子?在家庭教育当中,我们父母最需要做的是什么?”制片人毛思翩在纪录片《生命·成长》的开头发出了如此提问。被邀请来的嘉宾大多是各个领域的佼佼者,或者干脆就是著名心理学家,思想之深刻,见解之独到,也难怪能引来一阵如潮好评。


道理很难说得完全,也没办法解答每个人的困惑,但《生命·成长》这部片子无疑给我们提供了很多全新的思考问题的视角,尤其是对于那些不胜焦虑、不知所措的父母而言。


文 、编 |  玉关虎竹



教育,不妨从故事出发


故事比你想象的更重要


开篇第一集,主人公是著名男配音家凯叔,家里有宝宝的家长对他应该不陌生。某天,凯叔给女儿讲起了“真假美猴王”的故事。女儿听完后,望着他说:“爸爸我听明白了!”


凯叔不禁疑惑,“你听明白什么了?”


“我明白为什么孙悟空取经之前特厉害,取经之后就不厉害了!”


“啊?为什么呢?”


“因为——闹了半天,他把自己给弄丢了!”



凯叔不禁一阵震颤,在采访中他惊喜地对毛思翩说,“我的天,当时真的我是起了一身鸡皮疙瘩。”


说实话,看到这一段的时候,我也起了鸡皮疙瘩,真是稚子口中迸真言!尽管她或许尚不清楚什么“禅”也“道”也,但一句“把自己给弄丢了”,用现在的流行话来说就是,“信息量极大”。


凯叔在节目中说,“其实人类吸收信息的唯一有效方式是故事”。这话说得丝毫不过分,我们甚至可以再补充一句:人类亘古以来便全然地生活、浸淫在故事中,所有的悲欢、争执以及信念也都源于故事。诚如尤瓦尔·赫拉利在书中描述的那样,宗教也好,“主义”也罢,本质都只是不同的故事而已。



当今的教育家们达成了共识:未来的劳动力市场,愈发看重的将会是人的“创造性才能”。那么,什么是“创造性才能”呢?如果要让罗伯特·麦基回答这个问题,他老人家肯定会说,“正是讲故事的才能!”在《故事经济学》中,罗伯特大胆地预测,“未来,资本的眼界和资源会强烈地向故事转变。”



早在1997年,罗伯特有本更有名的书,名字就叫《故事》,可谓全世界编剧的第一必读经典。里头赫然写着:“故事并不是对现实的逃避,而是一种载体,承载着我们去追寻现实、尽最大的努力挖掘出混乱人生的真谛。”


凯叔说,女儿是不是真的听懂了他讲的故事,其实一点都不重要。“她只要爱听,听进去了,这个故事就装到她心里了,有一天她自己跟自己过不去,可能是茫然了、痛苦了,想起这个故事,能给她起到一些疗愈的作用。”



所以,永远不要低估故事在孩子成长中的力量!


引导,但是不要灌输


给孩子讲故事,总会涉及到讲什么故事和怎么讲的问题。很多家长希望通过故事达到一些“正能量”的目的,比如教给孩子什么是真善美,但凯叔这时候讲,“儿童教育最重要的是什么?是不着力”。


所谓不着力,就是让孩子感觉不到教育的存在。“比如跟孩子讲三国演义,想要教给她领导力,不能说,宝贝,你觉得曹操怎么会让这么多人听他的话的?我告诉你怎么回事:第一,他做到这一点,第二他做到这一点……孩子早跑了”。



不着力的反面,是刻意。


以前有篇引发过争议的课文:为了强行渲染“父爱”的主题,硬生生杜撰了一个美国父亲地震后徒手挖地38小时救子的“感人事迹”。这便不是讲故事,而是某些成年人为达到自己虚幻的“教育目标”进行的不择手段的灌输。


而引导则不一样,“你可以着重地放大某句话、某个瞬间的情节”,经过大人适当的领导,再加上孩子自己主动的领悟,故事中所暗含的精华其实会自然地化作孩子成长的养料。



经过灌输的禾苗,根肯定是要烂的;而即便是遥不可及的太阳,也能使向日葵面朝温煦的方向。


“一万小时理论”的正确打开方式


一万小时理论想必大家都听过:在某个领域坚持耕耘一万个小时,便可成为该领域的专家。欧阳修在《卖油翁》里也写过,“翁曰:无他, 但手熟尔”。合情合理,合乎逻辑。但凯叔在这个问题上的看法非常触动我,他认为,“从来没有一万小时是‘坚持’出来的,都是玩儿出来的!”



自幼儿园开始,凯叔就是孩子中的“故事大王”,“后来我在想,我真的喜欢讲故事这件事吗?不对,我喜欢的是讲故事这件事给我带来的感觉”。


“我们对于孩子的培养其实也是这样:她喜欢的根本不是这件事情,而是做这件事时的感觉”。



“坚持”一万个小时,固然是了不得的成就——但当孩子以一种忘我的心态沉浸一万个小时,他的眼里,能看到光,在今后的人生中,他也更容易以一种享受的心态做自己喜欢的事。


你没办法规定另一朵花该如何盛开


在第一季16集的篇幅里,心理学家贺岭峰一个人就独占了3集。他的女儿也说,能有这样一位父亲,实在是一件幸运的事。


他到底有着什么样的过人见解?


不合格的一代父母


贺岭峰说,翻开家庭教育的历史,古今中外从来没有一批家长像现在这样,在孩子的教育上花费了如此多的时间、精力和情感。



你以为他在褒扬如今的家长么?贺岭峰紧接着说,上百年后回顾这一段教育史时,“我相信评价会是负面的,这代家长是非常不合格的”。


时代变了,而父母的“傲慢与偏见”在这个时代其实是不适用的。父母往往会觉得,我这么大了,社会成就这么高了,教育这件事,还不都得听我的?


然而,贺岭峰说:“听你的比较麻烦,因为孩子将来面对的世界,跟你面对的世界不一样。


他讲起陪女儿偷偷买游戏点卡的事情:别的父母可能会觉得玩游戏是不务正业,可贺岭峰鼓励女儿,作业做完后,游戏想怎么玩儿就怎么玩,等级不够了,他甚至亲自给女儿买点卡。


匪夷所思?抱歉,今天仍然对虚拟世界如临大敌的人,可能真的得反思一下自己了——20世纪都已经过去将近20年了!



正如贺岭峰所解释的那样,等现在的孩子以后进入成人世界,虚拟世界将是他们的生存模式与生活空间。现在的孩子既生活在三次元空间,也生活在二次元空间,这两者是平行的。很多时候,孩子在虚拟空间所获得的归属感和成就感甚至要更大一点。“00后展开了一种完全不同的生活……每个人背后都藏着另外一个你完全不了解的人:在现实生活中,孩子看起来可能特别害羞、特别内向,但是你到网上去看一看,没准他就是一个霸王、英雄,一呼百应的网红”。


“其实我们今天做父母,谁都不知道孩子将来要面对一个什么样的世界,……所以用我们的价值观判断未来是什么样的,是特别可怕的一件事情。在习得新东西方面,你原有的知识经验不是优势,反倒是阻碍。”


如今的父母都很焦虑,贺岭峰一针见血地指出:有些时候我们在孩子身上施加的那么多的控制感,实际上是放弃自己的一个表现——觉得自己这辈子就这样了,没有实现的愿望也只能在孩子身上实现。


然而,哪怕是你是孩子的父母,你也没有权利去规定另外一朵花怎么开放、另外一棵树怎么生长,“因为你也是一朵花,也是一棵树”。



父母因为对未来的不安全感,在孩子身上强加期待,其实将孩子变成了一只替罪羊。“我们对孩子的所有的不安全感其实都是来自于自己……实际上是对自己没有信心,是对自己面对的世界没有安全感。


“只有父母自己找到了安全感,那个孩子才是安全的……如果这个世界都不能让孩子觉得安全的话,那么至少在家里边应该是这样;如果这个世界都不能友善地对待我们的孩子,至少我们父母应该是这样,让她感受到这种温暖,感受到亲情……每一个个体承载的都是他自己的生命,如果父母真的尊重自己的孩子,就应该让他以自己的方式绽放。


父母终究会离开孩子


贺岭峰觉得,亲子之爱其实非常特别:在这个世界上,无论是罗曼蒂克还是友情,所有的爱的目的都是为了促进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亲密和融合——但亲子之爱不一样,它是为了更好地离开。


是啊,老狮王木法沙终会离开儿子辛巴,变成他头顶的星辰,而父母也终有一天会离开孩子。一开始是物理距离的逐渐拉长,到最后则变成天人永隔。父母,说到底也只是孩子生命中的过客。


而随着城市化的发展,人类愈发异化成了一个个疏离的原子,贺岭峰说,“下一代人,命中注定就是孤独的”。


贺岭峰决定给“注定孤独”的后代留下点东西。作为一个父亲,他心目中最紧要的,不是女儿考试拿满分,而是拥有“给自己温暖幸福”的能力。


他教女儿做饭,孩子上幼儿园的时候,就已经能做饭招待别人。贺岭峰觉得这件事特别重要,“她一个人活在这世上,谁给她带来幸福温暖呢?谈恋爱结婚,你觉得这个靠谱吗?我就希望哪怕将来有一天我们都不在了,她一个人在这个世界上,突然想吃什么东西了,起来就可以做一点。”


贺岭峰把做饭上升到了人生哲学的层面:第一,做饭不只是为自己生存提供了基础,还给自己建立了一套社会支持系统,“会做饭的人不会缺少朋友”;第二,拥有一个终身的爱好,享受自己独处的快乐,孩子即便没有遇到爱的人,自己也同样能活得充盈而优雅。


最好的教育,不正是这样的以小见大么?


挡在孩子身前的人


女儿上小学的时候,有一次数学只考了59分。贺岭峰被老师叫去学校,狠狠地数落了一通:“你女儿同一道数学题错了四遍,你这家长怎么当的?”


虽然是悻悻然地回家,贺岭峰却没有训斥女儿。作为一个心理学家,他作出了以下分析:


A.“数学老师为什么训我?因为他心情不好……小学数学也就那点东西,没什么复杂的,所以他一直认为他是个很优秀的数学老师,直到遇见了我女儿,那么简单的题教四遍没教会,自尊心受到了强烈打击。”


B.数学老师肯定已经把女儿叫过去教训好几次了;


C.即便再把女儿教训一顿,她的题目就能奇迹般地做对了么?



吃晚饭时,女儿沉默不语,一直偷偷看着父亲,没想到贺岭峰突然开口说:“老师说你最近一段时间的考试,卷面明显比以前整洁多了。老师通过这件事情看出,你现在学数学的态度比以前更加端正和认真了,希望你以后在做题的时候,要认真审题,要多验算,这样你的成绩才能提高。”


女儿一脸茫然地说:“还说什么了?”贺岭峰说,没有了。


后来,贺岭峰跟毛思翩解释道:“老师的情绪是他的问题,我的情绪是我的问题,这些事跟我女儿都没什么关系。一个人有什么资格让另外一个人管你叫爸爸妈妈,你总得替人扛一点什么东西吧?”



“老师那边训你一下,你扭过头再把孩子训一下,那你还是亲爸妈么?……我最重要的事,是保持跟我女儿的关系,我绝对不会做班主任的代理人。”


所谓父母,就是挡在孩子身前的人啊。



“美美”的一生


篇幅有限,不能尽数展开,最后再提一下水墨画家林曦那两集。之所以一定要说她,除了其观点确实精辟以外,也算是关注一下最近教育政策的变动。


不久前,教育部发布消息,要逐步提高美育在我国教育体系中的地位。一直以来,美学教育都只被看作可有可无的辅助性学科。然而中央的信号已经足够明确了:别再小看美育了,美育也很重要!



看完林曦女士的访谈以后,我觉得让一个水墨画家谈美育确实再合适不过了。林曦对于美和美育的理解,实在令人印象深刻并为之振奋。


美育≠才艺


林曦把现在很多家长的美育称之为“超市购物”的状态。画画有用么?弹琴有用么?要不要让孩子唱个歌、跳个舞……“很多时候,我们还是把美育认知为才艺表演这个范畴”,她在访谈中说,“这样就会陷入到一个既疲惫又焦虑的状态”。



“美首先是一个真切的感受”,林曦如是说。当你带着功利之心追逐“美”的时候,它便躲开了。家长希望自己的孩子精于术业,这是好的,但一旦涉及到美学方面的教育,就必须得承认一个事实:美是“无用”的。


穷其一生,最能让孩子感到充盈与快乐的,不正是各种“无用”之物么?林曦把这种“无用之用”称之为“道”。以“道”,而非“术”的层面看待美育,就算是半只脚踏入美学天堂的大门了。紧接着,林曦讲了一个更为精妙的观点:以作品的态度关照人生,以审美的视角看待人生。



林曦画画,也写字。她说“写字正是纤毫之争”——方寸之间所作出的种种极端细节的变化,在旁人看来可能是枯燥繁复,但在执笔者的眼里,却是如摹神迹、如通天道。在敦煌的一座座石窟里,壁画依旧湿热鲜活,而佛陀和飞仙所连接着的画笔的另一端,那些作画的人似乎也成了佛陀、化作飞仙。



在林曦看来,如切如磋、如琢如磨的专注神态,正是美育所要达到的境界。如果孩子能在自己的作品中沉浸自我,在未来的人生中,他便会非常自然地用对待作品的态度来关照生活中的其他方面。“一旦人有了审美的、非功利的需求,他对一件事情要求的品质是不一样的,对自我的要求和高度也不相同。”


内驱力有很多种,但审美型的内驱力,无疑是最合乎自然,也是最强大、最可爱的。


不仅如此,好的美育还能够帮助孩子以审美的视角看待人生。没有谁的人生是一马平川的,只要呼吸着的乃尘世烟火,生命便注定会得失交替、波澜起伏。但没有关系,因为我们全部的人生都可以用审美的视角来看待:


思念是美的,“但愿人长久,千里共婵娟”;分别是美的,“长亭外,古道边,芳草碧连天”;失败是美的,“至今思项羽,不肯过江东”;甚至凋亡也是美的,“落红不是无情物,化作春泥更护花”……


倘若孩子真的能够以审美的态度去看待身边的事物,“人生中所有的疙瘩都能非常自然地解开”。


上天给父母亲第二次成长的机会


林曦讲的另一点非常打动我的,关于为人父母。


她说:“一个误区是彻头彻尾的:父母都在想该为这个孩子怎么怎么好,这当然是作为父母的一个爱的表现——但是这样想,真的能好吗?”


中国人长久以来的观念不就是“一切为了孩子”么?这有什么错呢?林曦又说,“当你完全去替孩子考虑的时候,其实从某种程度上,已经变成他生命的某种负担了,就还不如你如实地以“我”为主,思考“我”如何处理跟孩子共度的时光。”



“做父母的这次旅程,实际上是老天爷再一次给了你成长的机会,所以不存在一种绝对的利他……”


林曦从不强求儿子做和她一样的事情,但是当儿子看到她拿着画笔一副“无我”的模样,他的内心很自然地受到了影响:“妈妈,我最喜欢的地方就是书房,在那里能够安安静静地做自己喜欢的事情”。



人对一样事物孜孜以求的专注,这本身就是一种美。“当你向他展现一件事情,那种真正令你心动和愉悦的,是无法掩饰的,任何人都可以从你脸上读到快乐,孩子对这个东西是非常敏感的……你不可能这儿哗哗一桌搓着麻将,然后说读书才有出息、读书才是最快乐的事情,对吧?”



如果想让孩子专注于某样东西,父母最好的办法就是,这样东西首先是自己无限热爱的。很多人到了一定年纪,心里的“火”就灭得差不多了,也苦恼自己再没有冲动和好奇——那便又回到标题所说的,做父母的,首先须关照自己的内心,抓住上天所给的“第二次机会”。


结语


这部片子请到了很多嘉宾,还有不少内容非常精彩但本文没有提到的,各位读者可自行搜索观看。看完第一季《生命·成长》纪录片,其实里面很多东西都是互通的。


首先,一个共识是,我们正迎来一个前所未有的时代,再也不能用过去的观念看待今天的教育了。若说教育有什么不变的东西,那就是贴近人性的那一部分:爱、好奇与想象力。



在未来,孩子们会生活在虚拟与现实交错难分的平行时空里,最重要的不是“技能”,而是“创意”。这种创意能力,来源于“讲故事的能力”,也来源于对生活的“审美力”——有了想象力和对美的敏锐嗅觉,孩子将来的人生才会无往而不利。


同时,教育的着眼点也不仅仅在于孩子,父母始终是陪伴着孩子茁壮成长的引路人——但同时,父母必须改变“牺牲自我”的陈旧观念,把亲子关系变成一种良性的交流与互动,做孩子的朋友,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,升级自我、成就自我。


因为只有你自身是一道光,孩子才会向着太阳。


往期精选

回归教育的本质, 教育科技如何帮助学生和老师?


倪闽景:假如“甩锅”是人类的深层本性,怎样让明天的教育不再动辄“逃跑”?


形势这么差,如何“活下去”?


原中国驻美使馆岑建君:VUCA时代下,教育制度创新是趋势,中外合作办学日益多元化


特朗普逆风翻盘?接下来的69天,或将成为留学生的至暗之时...



顶思资源库

研究报告

● 2020 中国国际学校图谱


●2020 国际学校薪酬人才趋势报告


● 国际学校服务商名录


专业发展

升学指导高阶证书培训


iPGCE国际教师资格证课程


社群活动

2020第三届RAISE大会


人才招聘

顶思人才-国际学校精准猎聘服务


顶思国际教育行业联合校招


会员服务

SMILE学校会员计划


思选服务商会员计划




上海:021-60496511

北京:010-53382767







: .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,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,轻点两下取消在看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母亲出轨30年 | 二湘空间
9个重要的家庭教育观,值得父母一读再读 | 夜读
16岁女孩考上清华,却因长相太美被老师骂:养孩子,一定让她有这种心态
从“逼着学”到“主动学”:好的教育,是唤醒孩子的内驱力
妈妈送6岁女儿上学,随口问孩子最期待什么,却被惊出一身冷汗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